园艺疗法简单而言,就是将园艺活动作为给病人疗养生息的一种方式。园艺疗法适用对象包括未成年人、老年人、残疾人、智障者、精神病患者、亚健康人群和其他精神上有疾病的人群。据查阅的资料显示,园艺疗法起源于欧美,但最早使用植物疗养的并非欧美国家。早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,文人墨客的田园隐居文化盛行,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陶渊明,他的很多诗歌灵感其实都来自于田园生活,这就是最早的园艺疗法的雏形。
人类来自自然,同时也向往自然,更能陶怡我们的情操,植物墙如何进行园艺疗法呢?
刺激感官
植物的色、形对视觉,香味对嗅觉,可食用植物对味觉,植物的花,茎,叶的质感对触觉都有刺激作用。自然界的虫鸣、鸟语、水声、风声以及雨打叶片的声音都对听觉有刺激作用。人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,幸福指数也会提升。
强化运动机能
人的身体如果不频繁的进行使用,其机能则会出现衰退现象。局部衰退是关节、筋骨萎缩。全身性衰退则会导致心脏与消化器官机能低下,易于疲劳。
人们在扦插,上盆,种植配置,浇水,施肥等活动时,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眼睛,手脚配合的全身运动,园艺活动是预防衰老的有效措施。
消除不安与急躁情绪
现代医院越来越重视医院的生态绿化,病人置身绿色环境中,心态及情绪就会变的平和,身心放松有利于病情的康复。
增加活力
病人、尤其是精神病人在参加园艺活动的时候会忘却烦恼,产生疲劳感,有助于睡眠,从而使起床后的精力更加充沛
张扬气氛
红花使人产生兴奋感,黄花产生明快感,蓝花,白花使人产生宁静感,鉴赏花木,可以刺激并松弛大脑,这就是为啥我们看望病人的时候要买花儿的原因,改善情绪,减轻疼痛的注意力。
培养创作激情
盆栽花木,花坛制作以及庭院花卉种植与修剪,都是把自然美的植物按照自己的想象进行布置与处理,使其更加美观,进而成为艺术品的过程
抑制冲动
任何的园艺活动都会有体力的消耗,比如,整理土地,挖坑,搬运花木,培土,浇水施肥等,体力消耗的过程就会抑制冲动,从而形成稳定的性格
培养忍耐力与注意力
植物是有生命的,我们在园艺活动中需要更认真对待,并有持续性。
增强行动的计划性
植物不同,则时间与季节都不同,园艺活动就需要把握好时间
增强责任感
有生命的植物,管理起来也不能疏忽,否则就枯萎了
树立自信心
当自己栽培的花木郁郁葱葱,开花结果时,那满足感与自信心就会爆棚。
纳然花博士专注于植物墙、立体绿化、墙上花园、壁上花园、家居立体园艺、阳台生态绿化产品的开发及技术服务。
咨询电话:15085978883 联系人:滕先生